今年入梅以來的多輪強降雨使咸寧市漁業受災嚴重。災情發生后,咸寧市各級水產部門迅速行動,積極組織漁民抗災自救,及時補種。目前,全市受災魚池一半以上已恢復生產。
上午10點,咸寧市水產局魚苗轉運車開到了嘉魚縣西涼湖漁場伯良湖分場,漁民駱訓兵和幾個工人正在打樁制作捆箱, 并將魚苗暫養在捆箱里。據悉,這批魚苗共有100萬尾,包括草魚、白鰱、花鰱等魚種,總價值4萬多元,由市水產局免費提供給受災漁民,市水產局還派技術專家現場指導駱訓兵恢復漁業生產。咸寧市水產局技術推廣中心主任趙偉說:“ 爭取好的天氣,趕快用二氧化氯,聚維酮碘,連續兩次,全池鋪灑,防止外面帶病回來。再一個天氣轉好以后,吃食正常了,要加強投喂!
受入梅以來的多輪強降雨影響,駱訓兵的400多畝魚池溢水,沖走了大量商品魚。嘉魚縣西涼湖漁場伯良湖分場漁民駱訓兵介紹,幾天的大雨,攔了一部分魚池起來了。還有一部分時間來不及,沒有搶起來?偣矒p失大概算了一下大概是190多萬元。在政府的積極引導下,駱訓兵積極抗災自救,目前,400多畝魚池已基本恢復生產。
據了解,6月下旬到7月下旬的持續暴雨使咸寧市漁業受災嚴重。據初步統計,全市漁業受災面積52.91萬畝,直接經濟損失9.42億元。災情發生后,全市各級水產部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一方面組織漁民搶排漬水,加快漁業基礎設施修復。一方面迅速組織苗種,對受災魚池進行補種,最大限度幫助漁民減少損失。咸寧市水產局黨組書記張才保說:“(我們)組成了6個技術指導組,分赴六個縣市區進行技術指導,在近一段時間,我們已經恢復了近30萬畝的生產,投放的苗種近2億尾,對我們后一步的災后復產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