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鞭效應,是經濟學中的一個術語,它也被稱為需求放大效應。牛鞭效應指的是當信息流從最終客戶端傳輸到原始供應商時,信息共享無法有效實現,信息逐步失真和放大,需求信息看起來越來越波動,并且這種信息的失真在圖中被放大,就像甩起的牛鞭一樣,因此被稱為“牛鞭效應”。
例如,某公司在研究市場對“尿不濕”的需求時,該產品的零售量相當穩定,波動性不大,但在檢查配送中心的訂單狀態時,波動性顯著增加。其配送中心負責人表示,他們根據賣家的總訂單數量訂購,零售商經常根據歷史銷售額和實際銷售額的預測,確定更客觀的訂單數量。
但為了保證充足的供應,可以及時的適應客戶需求的變化,他們通常訂購預測的訂單數量要高于實際需求,并將其訂購給批發商,批發商也有同樣的考慮。這樣,雖然顧客需求沒有大的波動,但在零售商和批發商的訂單增加之后,訂單數量在不斷的擴大。
造成這種“牛鞭效應”的主要原因是供應鏈中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和不完整,或者從更深層次來看,供應鏈中企業的管理方法不符合最大化供應鏈管理價值的原則。
在供應鏈中,階級越高,變化就越大,而且離客戶越遠,影響就越大。這種影響的存在將導致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的訂單遠遠高于實際客戶需求,還會使得每個節點的庫存水平提高,但是服務水平變低,供應鏈效率變低,而總成本變高以及定制性低等一系列問題。
因此,緩解供應鏈中的牛鞭效應是實現供應鏈管理目標的關鍵,也是提高供應鏈企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