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力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 看看河北的“答卷”
導語:距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交卷”時間僅剩5年,扶貧開發進入啃硬骨頭的沖刺期。今年,河北省進一步創新扶貧工作機制,特別是把產業扶貧作為片區攻堅與精準扶貧的有力抓手,將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作為重大機遇,大力發展股份合作制經濟,全力打好扶貧攻堅這場硬仗。
圖片來自網絡。
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識別 精準幫扶
精準扶貧,關鍵是把扶貧對象摸清搞準。2014年以來,河北省按照國家統一的扶貧對象識別辦法和程序,開展了貧困村、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今年,河北省又在非貧困縣和非貧困村開展了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工作,實現了全省建檔立卡全覆蓋。目前,河北省共有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62個。其中,列入國家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縣22個、片區外國定重點縣23個、省定重點縣17個。全省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村7366個,貧困人口485.5萬。
精準識別,更要精準幫扶。河北省對建檔立卡確定的貧困人口,區別情況,因戶施策,進行針對性扶持。凡符合低保條件的,實行“陽光低!,做到全覆蓋。對扶貧對象,逐村逐戶落實幫扶措施,堅持走“目標到年度、規劃到鄉村、扶持到項目、受益到農戶、責任到人頭”的精準扶貧新路子。完善駐村幫扶制度,逐村安排了駐村工作隊,逐戶落實了幫扶責任人。
確保480多萬貧困人口順利脫貧
“十三五”期間,河北扶貧將圍繞轉變扶貧方式、實施精準扶貧的主題,以產業園區為載體,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為主線,以股份合作制經濟為路徑,以建立城 鄉統籌扶貧開發投融資體系為支撐,培育發展富民產業,增加貧困群眾收入,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構建“兩區兩帶多支點”扶貧攻堅布局(兩區,即京津冀協同 發展扶貧攻堅區、黑龍港片區;兩帶,即燕山扶貧產業帶、太行山扶貧產業帶;多支點,即全省面上貧困地區),大力實施“四個一批”(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 一批,通過移民搬遷安置一批,通過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過醫療救助扶持一批)精準扶貧攻堅行動,確保如期完成脫貧任務,實現480多萬貧困人口與全省一道同步小康。
主攻產業扶貧 產業扶貧有特色
量身定做精準滴灌靶向治療
在河北保定有9個貧困縣,占縣(市、區)、開發區總數的三分之一。貧困人口91.12萬,占農村人口的15.9%。貧困地區面積1.38萬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62.4%。貧困人口多、地區廣成為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以前搞扶貧就是撒芝麻鹽兒,沒什么效果,F在講究精準扶貧,就是要對癥下藥!焙颖笔∩缈圃壕┙蚣絽f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璐分析到。對此,保定也意識到這一問題,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產業,開始改“漫灌”為“滴灌”,實行靶向治療。
創新光伏、旅游、綠色生態產業等扶貧新機制、新模式,抓點擴面,據統計,“十二五”以來,保定已有70萬貧困群眾擺脫貧困,573個村整體脫貧,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二五”扶貧規劃的434個村、56萬人的減貧任務。目前,保定繼續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強力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確保2017年貧困縣基本脫貧、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初步形成有特色的新格局
“十二五”以來,河北省把扶貧開發作為戰略任務來抓,堅持把脫貧致富作為貧困地區黨委政府的主要任期目標,把產業扶貧作為主攻方向,初步形成了縣有龍頭企業、鄉有特色產業、村有合作組織、戶有增收項目的新格局。
九畝沿原本是淶源縣走馬驛鎮花園村的一座禿山,在造地興水之后,種上50多萬株核桃樹,成了國家級萬畝核桃示范園、百姓致富的小銀行;▓@村是河北省開展產業扶貧的一個縮影。
經過多年扶貧,一些貧困山區盤活了獨特資源,反過來成為縣域經濟的重要支撐。目前,河北省初步形成了太行山區優質干鮮果品產業帶、黑龍港地區“富民大菜籃”、燕山地區食用菌產業集群、壩上地區錯季蔬菜等一批扶貧產業片區。
應用“互聯網+”電商扶貧有保障
啟動“互聯網+扶貧”行動
11月3日下午,省政府與中國銀泰投資有限公司在石家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同時,省扶貧辦與阿里巴巴集團簽署《互聯網+扶貧合作備忘錄》。
以河北省扶貧辦為建設主體,阿里巴巴提供技術支持,建立高效、融合、安全的河北省社會扶貧網絡信息平臺,構建與電子商務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安全、信用、認證、支付、物流、網絡、人才等支撐服務體系,深化應用“互聯網+扶貧”。
拓渠道增收入強輻射
今年10月份,河北啟動了“互聯網+扶貧”行動,依托阿里巴巴等互聯網企業,積極探索推廣貧困地區電商扶貧等模式,打造全省“互聯網+扶貧”精準扶貧體系。而在此前,電商扶貧就已經讓河北百姓嘗到甜頭。
“開一間小店,販賣美好,不過是追求內心的夢,希望努力之后實現的光輝,照進現實!边@是來自邢臺市平鄉縣艾村的淘寶掌柜尚振宇貼在店鋪首頁的話。幾年前,在外地建筑工地綁鋼筋的他,聽說村里有人開淘寶店效益不錯,便萌生了回家創業的想法。2013年5月,尚振宇在淘寶開起了“小胖子童車店”。從開始沒有信譽銷量很少,到現在平均每天能接到近百個訂單,實現年收入百萬元,是尚振宇萬萬沒有想到的。
這幾年,平鄉縣自行車零配件、童車等在轉型升級過程中,細分形成的產品種類已經成為非常適合在網上零售、直接快遞入戶的網商產品,目前全縣形成了“千家萬戶忙電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創業熱潮。據統計,現在平鄉縣登記各類在線電子商務(企業)網店上萬家,直接參與網上創業人員達到2萬人,農村電子商務全產業鏈條的就業人員達8萬人,2014年網絡直接交易額超過10億元。
建園區抵風險 股份合作有聚力
如果要問中國北方食用菌交易市場在哪里,你肯定想不到在河北省平泉縣。在這里,不僅建立了阿里巴巴、“一畝田”等電商平臺,上線運營了中華蘑菇網、中華杏仁網,而且形成遍布全縣城鄉、延伸全國的線上線下銷售流通網絡。
“戶戶有股份,人人有事做,天天有錢賺”。為了降低脫貧風險,平泉縣還試行了由貧困村村委會組織貧困戶成立養殖專業合作社的辦法,社員與合作社簽定“扶貧資金入股分紅協議書”,社員自愿將扶貧資金加入合作社,入股分紅。變扶貧資金到戶為資本到戶、權益到戶,推行扶貧資金打捆入股龍頭企業,貧困戶以土地承包權折價入股企業,租金隨行就市,貧困戶按股分紅,企業優先錄用入股群眾就業,使貧困群眾可以拿到保底租金、分紅和打工工資三份收入,這將大大提高貧困戶積極性,加快脫貧致富的步伐。目前,全省貧困地區股份合作制經濟組織已達1148家。
創新扶貧機制 統籌多方面資源
“十二五”以來,河北省堅持以改革創新的思維完善扶貧攻堅的新機制,構建、推廣了股份合作、“互聯網+扶貧”、金融扶貧、財政資金放大、土地整理、產權交易抵押、對口幫扶、整村扶貧、生態扶貧、考核獎懲等十項扶貧新機制,以改革破解難題,提高扶貧成效。
除了機制上的創新,更有模式上的完善與突破。河北省統籌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多方面資源,協調推進扶貧開發,探索完善了特色農業扶貧、文化扶貧、旅游扶貧、移民搬遷扶貧、家庭手工業扶貧、新能源扶貧、就業扶貧、科教扶貧、基礎設施扶貧、社會扶貧等十項扶貧新模式,為貧困群眾實現穩定脫貧開辟了新路徑。
河北省已明確,到2020年,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所有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所有貧困縣“脫貧摘帽”。穩定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全省平均水平的70%以上(即1萬元以上),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
保定望都農信社攜手購特網探索精準扶貧新模式
望都縣是燕山-太行山片區縣,地處環首都貧困帶,扶貧攻堅任重道遠。為助推農村經濟發展,望都農信社攜手公益性電商平臺“購特網”,積極探索“農村電商+農村金融”精準扶貧新模式。
康保實行精準扶貧投入各類扶貧攻堅資金11.6億元
康?h地處河北省西北壩上地區,屬于國家級貧困縣,也是河北省貧困面最大、扶貧開發任務最重的縣城之一。為盡快改變貧困面貌,康?h干部群眾定好調子、加快步子、找準路子,打出一套智慧扶貧組合拳。
望都縣創農村電商+農村金融+“精準扶貧”新模式
10月21日,國內首家大型公益性電商平臺《購特網》與河北望都縣農村信用聯社(以下簡稱望都農聯社)簽署合作協議,攜手共創農村電商+農村金融+“精準扶貧”的新模式,推動望都37個貧困村致富脫貧。
(人民網、河北日報、長城網等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