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暢的水泥路直達達茂旗小文公鄉大井新村,黃墻紅頂,路燈廣場一應俱全,鳥鳴雞叫此起彼伏,養殖戶吳改林悠閑地看著院中啄食的蘆花雞,輕輕地哼著小曲……“今年我們在幫扶單位的幫助下搞起了蘆花雞養殖,6月份我們每戶領到了37只蘆花雞,短短幾個月的養殖,目前已經出欄了20多只,加上賣雞蛋純收入3000多元。其余的蘆花雞留著明年擴大養殖!
小文公鄉大井新村屬于自建新房,村民自籌1.8萬元,政府補貼4萬元。住上新房的農民,心里謀劃的就是能生活的更好一些。經過村委會與結對幫扶單位的協商,由幫扶單位包頭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中國移動包頭分公司共同出資16.8萬元購買了9800只蘆花雞苗,做好防疫后發放給貧困戶養殖,每戶發放37只。
今年70多歲的黃明亮老人開始持反對意見不同意養殖蘆花雞,認為養雞利潤小、防疫工作麻煩等,經過村委會耐心細致地解釋,最后才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搞起了蘆花雞養殖。幾個月下來,老人才后悔自己養得少了!艾F在子女們都在外地,我一個人種地也干不動了,養雞也不累,每天能收十幾個雞蛋,幾個月下來已經賣了100多斤雞蛋,出欄了20只雞,幾千元的收入完全夠我的日常生活開銷了!崩先思拥卣f。
“蘆花雞的經濟價值比較高,和其它的雞相比營養價值也高,而且抗病能力比較強,產蛋率也比較高。最主要的是它非常符合我們村的實際,目前在村的大都是老年人,他們在自家的院子里就能養,也不累,F在村民們都可高興了!毙∥墓l大井新村支部書記鄭留旺說。
因為今年是首次嘗試養殖,養殖規模相對較小。在駐村干部和結對幫扶單位的幫助下,村民們蘆花雞很快就順利出欄了。嘗到甜頭的農民如今都想著明年擴大養殖規模,鄉干部和村干部也在研究將蘆花雞打造成為“文公鄉情”系列特色品牌。
“以往的扶貧就是上面干部到村修橋鋪路,給貧困戶送些米面油和幾百元的慰問款,一吃一花就沒了。如今的精準扶貧,就是單位、干部‘一對一’地包村包戶,尋找致富門路,幫助貧困戶發展實打實的產業,為貧困戶注入新的造血功能!编嵙敉f。
實行精準扶貧,政府重點是搭建平臺,在“精”上下功夫,在“準”上做文章,堅持“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游則游”,同步發展新村特色產業,形成以新村帶產業,以產業促新村的良好局面。據了解,今年達茂旗協調幫扶單位、幫扶企業20多家,落實各級各類幫扶項目資金7560多萬元。產業脫貧方面,結合達茂旗實際,研究制訂全旗種養業扶持到戶實施方案,引導和激勵貧困戶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落實項目資金88萬元,依托11個扶貧龍頭企業和合作社,與貧困戶簽訂了帶動輻射協議,發展農畜產品加工業,使貧困戶獲得穩定收益。